云南昆明,年近80的徐老太太多年前在银行存了5万块钱,谁知等他去取钱时,银行称:只有20块钱了。
徐老太太家住云南昆明,名叫徐秀芳,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富商家庭,由于家境较好,年纪轻轻的她,手头就颇有些资产。
【资料图】
1953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当时银行发行过不少面额较大的纸币,当时徐秀芳刚好手头有些闲钱,于是就在家人的劝说下存到了银行,当时存了5万块钱。
转眼间50年过去了,2003年的一天,当徐老太太在家里整理旧衣物时,突然在旧衣柜底部发现一个红色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张1953年的银行存单,上面写着“中国人民银行定额存单,人民币五万元”等字样,背后还盖着红色的印章。
这时候她才想起来,年轻的时候是存过一笔钱,这么多年以为存单早就丢失了,而且记忆不好,也就一直没有管过这事。
“5万块钱,过了这么多年,一定涨了不少利息”,想到这里,老太太喜出望外,心里乐开了花。
于是她第二天就赶忙揣着存单来到银行,工作人员拿着这张发黄的存单,一时也有点蒙圈了,“上班这么多年,第一次见过这么久远的存单,从没办过这样的业务”。
工作人员经核对,确认这是一张真实的存单,但由于现在银行都实行电子账户,工作人员面对这张上个世纪的存单,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面对这张存单,银行网点的负责人也是一头雾水,研究了半天,最后这位负责人只好让老人先回家,他们会进行认真研究相关规定,并承诺一周后一定会给老太太一个答复。
回到家后的老太太,心里非常不踏实,但她认为,这毕竟是一张真实的、合法有效的存单,自己是真真实实的把钱存到银行,不至于钱没了吧?至少应该给她本钱吧。
好不容易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一天老太太早早来到银行,谁知银行网点负责人告诉她:我们查阅了档案资料,你在1953年确实存过一笔钱,但是由于时间久远,社会经济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货币的购买力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目前这笔存款只能给你取20块钱。
5万块钱变20!这个结果让老人差点没气晕过去,她非常不能理解,“我正常存到你们银行的钱,怎么说没就没有了呢?你们这不是抢钱吗?”。
银行负责人看到老人这么激动,也担心别出什么意外,并向老人继续耐心解释道:当初存的5万块钱,按照购买力来对比,只相当于现在的5元钱了,另外再加上这几十年的利息,所以目前只能取出20元。
徐老太越想越生气,她完全不能接受,最终和银行工作人员大吵了一架,甚至还拿着拐杖把银行玻璃门敲碎,但仍然没有解决问题,无奈她只能先回家去。
老太太依然不死心,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她四处奔波,向省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反映此事,希望银行能够按照当初存款的金额给她本金和利息。
最后银行负责人表示,他们确实没办法按照当初的5万元金额办理,但是考虑到老人家庭困难,同时也为了化解信访问题,可以多给她30块钱,一共给她50块钱,很显然,这个结果徐老太太依然是很不满意。
“徐老太当时存的是第一版人民币,建国之初,金融体系刚刚建立,我国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大面额5万元的纸币,之后经过几版发行的人民币的最大面额只有100元。由于货币不断贬值,我们也请示上级部门,确实没法按照当初的金额支付”,说到这里,银行负责人也是表示相当无奈。
“比如说,按照当时的购买力的来说,1953年5万元只能买2只鸡,而现在50块钱就能买两只鸡,所以大致可以说之前的5万块钱,只相当于现在的50块钱”
面对银行的说法,老人依然不能接受,“货币贬值又不是我的错,我只知道我存进银行的是5万块钱”,并表示将继续向上级部门反映。
对于老人的遭遇,网友也是众说纷纭,支持老人的表示,银行应当坚守诚信,应当按照5万的金额支付给老人,毕竟人家确实是把钱存到银行的,货币贬值的后果,不能让老人承担。
但也有很多网友支持银行的做法。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当时有当时的实际情况,当初的5万元肯定不能和现在的5万元比较,按照购买力来算,给老人50块钱,已经不少了。
对于5万存款变50一事,我们将继续关注,请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真实案例改编,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