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连续十五个交易日上涨,5月10日之后几乎每日突破1万元/吨。
2023年年初经历价格腰斩的碳酸锂,正重新开启上涨空间。
(资料图)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自4月26日止跌以来强势反弹,已连续十五个交易日上涨,5月19日,均价报29.2万元/吨。而根据上海钢联数据,电池级碳酸锂今日再度上涨2500元/吨,均价报30.25万元/吨。
对此,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曲音飞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本轮价格反弹一大原因在于当前锂盐厂对外出货意愿较低,捂货待涨情绪较浓。预计,碳酸锂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上海有色网锂分析师周致丞则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接近30万元/吨时涨速放缓,一定程度上说明高价没能有效传导至下游,电池厂对此进行抵制。
连续多日涨破1万元/吨,“过山车”行情重演?
自5月上旬突破20万元/吨后,碳酸锂加速向30万元/吨冲刺。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5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涨15000元/吨,均价突破30万元/吨关口。此前一天,电池级碳酸锂涨10000元/吨,均价停留在28.5万元/吨。而每天超过1万元/吨的涨势,已经持续数日。
上海有色网统计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上涨幅度在5月10日之后几乎每日均突破1万元/吨,5月12日更是单日上涨了17000元/吨。不过,5月19日涨价幅度仅有2000元/吨,显示后续大幅上涨动力或并不充足。
本轮碳酸锂价格大起大落,难免让人联想去年的“过山车”行情。自2022年年初冲破30万元/吨大关,碳酸锂价格于当年3月初突破50万元/吨,两个月内上涨近七成。经历短暂回落后,碳酸锂价格于第二季度再度进入上行通道,并在11月创下60万元/吨的新纪录。
近期,一则碳酸锂高溢价拍卖的消息同样试探着市场的价格预期。科达制造(600499.SH)5月11日证实,其参股公司蓝科锂业通过公开渠道拍卖了部分碳酸锂,拍卖底价参考上海有色金属网平均价格。据市场消息,该批拍卖的碳酸锂为工业级,成交价在24.1万元/吨至25.1万元/吨之间,这一价格甚至超过了当时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
碳酸锂价格“日更”备受关注,离不开延续至今年的跌跌不休。去年底以来,碳酸锂价格4个多月时间从60万元/吨一路跌穿20万元/吨,并于4月12日创下近一年新低。4月底,终于止住持续数月的跌势,价格维持在18万元/吨。
“供需双方博弈中,预计下周碳酸锂价格以稳为主。”百川盈孚5月19日的后市预测认为,原料供应紧张情况暂未缓解,碳酸锂成本面支撑尚可,持货方惜售心态仍存。但下游除磷酸铁锂及锰酸锂需求尚可外,其他下游开工有所下滑,对高价货源采购较为谨慎。
“买涨不买跌”情绪搅动市场,锂价仍存上涨空间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一些市场意见认为,此轮价格上涨不乏市场情绪推动。
“目前锂价上涨主因是由4月底情绪带动,再到5月份下游厂商库存处于低位时的刚需补库需求而导致,锂盐厂在其中配合贸易商进行挺价捂货不出的情形,使得价格一再上涨。”上海有色网锂分析师周致丞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曲音飞同样认为,本轮价格反弹,一是因为当前锂盐厂对外出货意愿较低,捂货待涨情绪较浓,使得市场现货流通紧俏,带动价格一路走高;二是因为虽然需求尚未完全好转,但在市场情绪驱动之下,下游询盘询价增多,刚需订单跟进较为及时,且部分厂家在恐涨心态下,有少量提前备货行为,一定程度也拉涨了锂价。
“市场价格变动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供需,情绪、成本等均会影响价格走势。”曲音飞认为,涨势是否持续还需关注需求走势。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但暴涨暴跌的行情并不利于行业理性发展。
供需关系依然是价格最核心的决定因素。经历了一季度去库存后,锂电池需求有望复苏。
作为碳酸锂电池主要下游需求之一,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一季度淡季后正逐渐迎来回暖。券商分析认为,随着车企价格战形势缓和,需求有望迎来修复。
“需求方面,储能端电芯的需求由于政策推进以及618消费热潮而被带动。而动力端需求依旧处于持平冷淡的状态。”周致丞告诉贝壳财经记者,5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接近30万元时涨速放缓,主要是因为碳酸锂的高价没能有效传导至下游,下游电池厂开始对如此高价的碳酸锂进行抵制,正极材料厂方面由于承受损失也降低了备库需求。
“价格大趋势向下,这个是不会轻易变化的。”一家电池厂商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此外,近期多家电池厂商均表示,虽然锂价存在周期性的价格波动,但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向好。
产业链“避险”:电池厂商布局上游
5月16日,宁德时代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碳酸锂价格综合来看是供需的反映。目前碳酸锂价格仍处于历史较高水位。长期来看,未来锂价会逐步回归理性,有利于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去年曾表示,碳酸锂价格飞速上涨对行业健康很不利,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目前锂矿主要依靠进口,投机行为导致价格突涨,这需要加大国内的锂矿自供能力,扩大开采量;第二,把回收再利用做到位。
为了加强对原材料控制,一众电池厂商都选择了向上游布局,这或许意味着未来产业链价格波动将有所平抑。
国轩高科(002074.SZ)今年4月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江西宜春布局碳酸锂项目,实现原矿开采、精炼、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等。随着运营成熟,实际产出持续提升,自供比例将逐渐提高。根据国轩高科规划,2025年将达到12万吨满产产能,届时碳酸锂基本可实现自供。
2022年7月,亿纬锂能(300014.SZ)公告称与紫金锂业、瑞福锂业成立合资公司,将投资30亿元分期建设年产9万吨锂盐项目。公司此前已于2021年收购了两处锂盐资产。
亿纬锂能在今年2月末的电话会上表示,如果大体上按照100GWh的电池销量,公司预计未来可以控制的锂资源供应量应该可以达到40%-50%,不同来源的锂价格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总体上成本可控。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注意到,新入局的玩家也已将掌握上游资源视为重要任务。复星系旗下海南矿业(601969.SH)去年年末落地了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今年年初宣布以1.18亿美元收购西非一处锂矿资产,以保障原材料供应。
“碳酸锂价格大幅回落是多方因素导致的,由供需关系变化导致的价格波动虽然剧烈,但不能改变它是稀缺资源的事实,也无法否认未来市场需求增长的趋势。”科力远(600478.SH)4月下旬如是回复投资者。科力远是国产镍氢电池龙头,2022年收购了江西四处锂矿资产,布局上游。
(文章来源:新京报)